劃線膠:環氧樹脂應用領域又推新產品
隨著環氧樹脂產品應用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其新產品層出不窮——工藝品應用領域的劃線膠就是其中之一。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說,這一新名詞剛誕生時有人曾誤解為道路涂料,可見其應用之專業,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顯示了我國環氧樹脂市場的發達。
劃線膠有著優異的粘接強度,應用于適用于燈飾、玻璃相框、燈泡及其它工藝品表面的圖案或線條的勾劃,對于金屬、陶瓷、木材、玻璃、纖維制品及硬質塑膠之間的封裝粘接,以及其它需要勾劃線條或表面裝飾的產品,也稱立線膠。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由強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劃線膠,目前包括透明和有色2種。其中透明環氧樹脂劃線膠組分為主劑512A—1、固化劑512B—1,為透明液體;有色環氧樹脂劃線膠組分為主劑 537A—2、固化劑537B—2,為黑色或白色液體 (可調色)?!鼈兙鶠槌鼗蛑袦毓袒a品且固化速度適中,固化后透明度佳、硬度高,表面平整、光亮、無氣泡、附著力強,固化物粘接性能好、耐酸堿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塵性能佳,耐濕熱和大氣老化。透明產品A劑可添加各種色膏調配成其它的顏色,有色產品則還具有良好的絕緣、抗壓、粘接強度高等電氣及物理特性。
該產品使用較為簡單,首先按配比取量使 A、B劑混合后充分攪拌均勻以避免固化不完全。透明產品可適當添加色膏來調整顏色,或添加滑石粉來調整所需勾劃的線條的粗細及立線的高度,添加后需要充分攪拌均勻;有色產品可適當添加滑石粉來調整所需勾劃的線條的粗細及立線的高度,添加量約為A、B劑混合量的10%—20%。添加后攪拌均勻并及時使用,盡量在可使用時間內使用完已混合的膠,固化過程中及時清潔使用的容器及用具以免膠水凝固在器具物品上。

由連接城市各部分的所有道路(包括干道、支路、交叉口以及同道路相連接的廣場等)組成的交通網絡,在一些現代城市中還包括地下鐵道、地下街等設施。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應根據城市功能分區和城市交通規劃的要求,規劃設計城市干道網,在此基礎上制訂主要道路斷面和交叉口的規劃方案等。
城市道路的特點 城市道路同一般公路相比,主要特點是:①道路交叉點多,區間段短,交通流速較低,通行能力較小。②道路上行人和公共交通車輛,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等各種交通流相互交織,交通組織比較復雜。③城市道路的布局、線形、路型和寬度,除了滿足城市交通運輸的要求外,還要滿足許多非交通性的要求,如排除地面水,埋設工程管線,通風、日照、綠化、防火、防震以及城市景觀等。④在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方面要求較高。
城市道路分類 中國的城市道路一般分為四類。①主干道(全市性干道)。聯系城市中主要居住區、交通樞紐和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動中心,是全市性的主要客貨運輸線。主干道系統在城市內部且同郊區的公路干線網連結成整體。②次干道(地區性干道)。主干道的輔助交通線,用以溝通主干道和支路,交通吸引范圍比主干道小。③支路。干道的分支線和出入居住區和居住小區的道路。④道路。有汽車的高速道路和快速道路,載重汽車道路,公共汽車道路,自行車路,步行街等;中國目前城市中大部分道路都是各種車輛混合通行的道路,道路很少。

武漢道路標線施工分享道路標線施工用料注意事項
根據不同種類的路面材質要采取不同類型的下涂劑,如果路面凹凸不平,深凹中的下涂劑不容易干燥,可考慮噴涂兩次,這樣效果比較好。道路工程施工用料標準:
其一、施工環境溫度較低時,涂料溫度設高一點;施工涂膜較厚,涂料溫度即可偏低一點。
其二、要避免在較高溫度下長時間的對涂料進行加熱,以防止涂料變色和裂解。在熔好的涂料放出后,新涂料還沒有加入釜內時,要適量減少火量。
其三、每天的施工用料要有計劃,施工結束時釜內不得殘存過多的涂料。如有剩余,則應放出,冷卻固化后粉碎,下次施工時與新涂料合用。
以上是我們分享的信息,武漢好耐特交通設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道路標線涂料生產及標線施工的專業公司。我公司主營武漢道路劃線,武漢交通標牌,武漢交通設施而且還擁有專業的熱熔標線施工設備及震蕩標線施工設備多套,為廣大客戶提供標線施工。我們在建立一支專業化隊伍的同時,完成了許多典型項目案例,眾多項目的實施,我們對保證客戶的滿意充滿了信心。

制訂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的原則 主要有:①總的原則是人和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道通行,兼顧安全、效率和環境。主干道吸引跨區交通和過境交通,設計時著重考慮安全和效率的要求。居住區內部道路則著重考慮安全和環境保護的要求。②運用交通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預估遠景道路交通量和交通量在整個路網中的分配,然后確定道路和交叉口的容量和工程規模。③在路網設計中體現公共交通優先的原則。例如,設計公共汽車路線或車道;在地下鐵道車站和其他公共交通路線的主要站點建設小汽車、自行車等私人交通工具的存車換乘設施。④重視步行者的要求,在道路網的設計中,將步行街連接成獨立的系統。⑤在技術、經濟條件許可時,利用地下街。
城市道路系統的設計要素 主要為設計車速、干道間隔、通行能力。
設計車速 城市道路的設計車速一般低于公路的設計車速。城市主干道設計車速為每小時40~60公里;次干道為每小時30~40公里;支路為每小時30公里以下。快速道路設計車速為每小時80公里,與主要道路立體交叉,與次要道路可部分平面交叉。
按行車速度將行駛機動車為主的道路網分為幾個層次:高速道路與快速道路系統;主干道與次干道系統;街區支路系統。這樣就可以把發揮汽車的性能與保護環境的要求結合起來。遠距離交通使用高速-快速道路,以節省時間;將要到達目的地之前,把車速放慢,通過干道的過渡進入街區支路,以**居住區環境的安全和寧靜。街區支路大都與行車速度較低的次干道連接,以保證主干道、快速道路、高速道路有較長的行車區間和均勻的行車速度。
干道間隔 確定干道間隔的三個主要因素是:步行的適宜距離、居住區的規模和結構、公共交通線網的分布密度一般情況下,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步行的適宜距離為1~1.5公里。鄰里單位或居住小區四周都以干道為界,區內遠地點之間的步行時間以10~15分鐘為度。因此,鄰里單位或居住小區的用地規模大致為直徑 700~1000米的范圍之內。如果選擇大鄰里單位或居住小區作為組織城市的基本單元,則干道的間隔可達到1000~1200米。確定公共交通路線網密度,必須把縮短乘客行程的總時間作為目標。一般經驗是,乘客步行到車站的平均距離大約等于站間距離的1/4;平均候車時間約等于行車間隔時間的1/2。由此得出公共交通線如果沿干道布置,干道間隔以600~700米以下為宜。
通行能力 汽車行車道通行能力計量單位是車道(或稱車行線)。雙向通行的道路一般采用雙數車道。小汽車的車道寬度為3米,大汽車的車道寬度為3.5米、3.75米、4米。 通行能力取決于車速和道路網密度。按理論計算,在理想條件下一條車道一小時高通過量為2000輛小汽車,對應的車速為每小時56公里。實際上,高速公路平均一條車道通過量約為每小時1200輛。城市道路上行車速度較低,通行能力受交叉口的限制。以信號燈控制的交叉口,一條直行車道的通行能力為每小時500~600輛。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應在交叉口附近路段增加車道數,或采取立體交叉。
自行車道,每條行車帶計算寬度為1米,每小時通過量為1000輛自行車。
人行道計算單位是步行帶。一般道路不少于 2條步行帶。步行帶計算寬度為0.75米;車站、碼頭、繁華商業區的步行帶采用0.9~1米為計算寬度(行道樹帶寬度另加),一條步行帶的通行能力為每小時600~1000人次,商業區應采用低值。
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是道路交通容量計算的依據。就道路網整體而論,容量設計應使道路的通行能力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相適應。
-/gjhefa/-
http://www.gphghw.com